蒸汽迷你小火车:九大运用场景以及投资测算
2019-09-04 01:39:40
今年的一段视频,将蒸汽迷你小火车拉进了我们的世界,使得蒸汽迷你小火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项目,而且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引入蒸汽迷你小火车项目。蒸汽迷你小火车项目到底如何?它的应用场景是怎样的?本文主要从蒸汽迷你小火车在景区中的应用场景及投资基本测算入手,阐述这一网红项目的可行性。
首先要明确的是蒸汽迷你小火车这种项目在旅游中,不是一种引流型的项目,也就是说,没有人是冲着蒸汽迷你小火车而去某个旅游目的地的。因此,那些原本流量就不大的景区,如果想通过蒸汽迷你小火车项目的引进,从而获得较大的游客量,这个想法基本可以放弃了。那么蒸汽迷你小火车可以做何用途?
蒸汽迷你小火车的主要用途是两个:一个是运输,一个是观光。这两个用途也就决定了蒸汽迷你小火车的基本应用场景,一个是进行人流量的输送,另一个是增加观光体验。具体而言这两个用途决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场景。
**个应用场景就是蒸汽迷你小火车的基本功能,那就是在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作为特种交通,主要起到交通疏散的目的,如果有比较美丽的风光,那就是一举多得了,以“造型+运输”为主,甚至有的地方在此种场景下,造型还是稍微逊色的,但是盈利能力**是首屈一指的。
国内蒸汽迷你小火车在这一应用场景下的典型案例就是黄山西海蒸汽迷你小火车,它出现在人们爬黄山已经筋疲力尽,而且“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时候黄山西海蒸汽迷你小火车出现的恰到好处,能够免除游客的疲劳,送游客至半山腰,可谓交通“及时雨”,加上部分区域45°以上的倾斜带来的刺激感以及沿途水墨般的风景,即使西海蒸汽迷你小火车前后仅有1分钟体验,即使它的票价高达100元,它也极其受欢迎,并迅速成为了网红,引来无数打卡者。(注:黄山地轨蒸汽迷你小火车虽然名为蒸汽迷你小火车,实际上属于缆车类,在缆车专栏中会另外分析)
第二种运用蒸汽迷你小火车比较多的场景就是运用于全域旅游中,但这个全域旅游的运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期,那就是在其中至少有一个区域的人流量比较大,然后利用蒸汽迷你小火车作为特殊的交通方式实现地域串联,将人流由一处或多处密集的地方向新开发区域进行引流,从而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或者特色小镇这个级别的尤其适用。例如浙江安吉的鲁家村,由浙江天佑铁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4.5公里长的蒸汽迷你小火车,分设6个站,随到随上,可以将入村密集的人流引向鲁家村的6个主要区域18个主要农场,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在人流量大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项目中,可以利用蒸汽迷你小火车很好的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第三种利用方式就是在一些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将蒸汽迷你小火车当作一种特种交通,成为必经场景,从而增加二消,这种应用场景也是未来的一部分。例如某些景区,其核心景区离景区大门有一定距离,通过徒步方式又比较费力,或需要穿越隧道之类,那么蒸汽迷你小火车就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景区交通,能够行之有效的增加景区的二消。
第四种应用就是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能够用蒸汽迷你小火车呈现某些特殊景区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能够带来惊险刺激感的场景,比如某些景区拥有深山峡谷,或者激流瀑布,可以利用蒸汽迷你小火车的特性,从深山穿越、峡谷穿梭、经过瀑布、飞越激流等,例如但尼丁蒸汽迷你小火车。
还有一些场景是必须有组织进入的,因为保护环境或者出于安全考虑,更适合采用蒸汽迷你小火车集体组织出游的形式进行。例如由于游客乱扔垃圾而被迫关闭的年保玉则景区等,这些景区由于其生态敏感,适宜有组织的统一进入,但是由于地广人稀,又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负责带队,那么选择诸如蒸汽迷你小火车这样的慢行交通,既能够有效的约束游客行为,又能够欣赏到无边美景,还能定点拍照,就成为了比较好的选择。
另一类是本身有一定的危险或刺激性,不适合人们散乱游玩,或蒸汽迷你小火车观赏具备一定的安全性,比如墨尔本希尔斯维尔动物园的野生动物区蒸汽迷你小火车巡游。人们坐在蒸汽迷你小火车上进入园中观看自由放养的动物,一方面约束游客行为,不让他们投食或惊扰动物;另一方面处于蒸汽迷你小火车上也相对安全,防止动物袭击游客,能给游客以安全感。
在某些大范围的观光型景色中,徒步或自行车的形式太慢或不利于同步观景,如果利用蒸汽迷你小火车则能够以比较方便的形式观赏景观,同时还能够感受流动的风景。在花海、盐湖、枫林、森海、沙漠、农业景观等大范围景观中这种运用能够让人体会到不一样的景观,因此被加以应用。例如**嵯峨野赏枫列车,各地的花海蒸汽迷你小火车等。前者穿梭于枫林海中,能够让人感受枫海流动的景观,而后者能让人从不同角度看到花海的绚丽多姿。同样的茶卡盐湖边的蒸汽迷你小火车也能让人感受到天空之镜的纯粹与美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